之后的幾天,云繹心再也沒在小區(qū)里遇到楚明宇,他的公寓里也一片肅靜,沒有人回來的跡象。
感冒好了,云繹心的心情卻無比低落。
“你是不是小三?”
“想你!”
這兩句話,她一想起來心情就難以平靜,她知道,他一面舊情難忘,一面又居高臨下的輕視著自己。明宇哥,我是否應(yīng)該把實話告訴你,不再背負著忘恩負義的十字架?不,既然一切都回不去了,何必還要讓你活在懊悔之中。
當初,你只看到我收了別人五十萬現(xiàn)金,咬著牙告訴你我們結(jié)束了,卻不知道你轉(zhuǎn)身之后我必須緊緊握著裁紙刀,讓鋒利的刀片割進手心里,才能保持著清醒不去追你。
現(xiàn)在,你只記得我背叛了你,卻不記得你如何羞辱的我,一夜之間,我們之間最美好的事變成了懲罰,那樣無盡無休的交纏,讓我從此怕了男人的身體。如果不是因為愛你,如果沒有哥哥,當時的我真不想再活在這個世界上。
明宇哥,前路漫漫,我的生活、我的路,都是未知,我不敢再讓你參與。
楚明宇這幾天不在D市,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鄰省的省會M市。
在鄰省,楚世家族是政治世家,他的外公位高權(quán)重,退休后因身體問題一直在美國治療修養(yǎng),媽媽現(xiàn)在是該省著名的女性官員,幾乎是日理萬機,小舅舅去年調(diào)任財政廳任京官,此外家中還有無數(shù)親屬任職在政府各部門的重要崗位。
楚明宇的三家公司本部都在M市,P2P網(wǎng)貸、財富理財中心還有私募基金,經(jīng)過五年的發(fā)展擴張,三家公司的業(yè)務(wù)目前都井然有序。
三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能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才,P2P網(wǎng)貸平臺的總經(jīng)理林汝南,前國有銀行主管信貸的行長高官,是楚明宇高薪誠聘挖過來的。財富理財中心本部他交給了自己的同窗好友申闖,他和秦三兒一樣,是楚明宇的左膀右臂,是從創(chuàng)業(yè)開始一路打拼過來的兄弟。禹林靈,這個團隊中唯一的女性,負責楚明宇旗下的私募基金,他是多年前楚明宇在模擬炒股大賽中認識的同道中人,兩人是當年的冠亞軍。
短短五年,楚明宇慧眼識英才,領(lǐng)著這只隊伍創(chuàng)造了金融圈令人矚目的奇跡。
這個團隊中,秦三兒最小,卻是不遜于楚明宇的帥才,秦三兒本名秦慕遠,因為工作起來就是一活脫脫的拼命三郎,才被大家親切的稱為三兒。他的實際地位應(yīng)該是明宇集團的副總裁,但為了工作起來方便,便不拘泥于職位,一直擔當著楚明宇的助手。
秦三兒的背景本來和楚明宇相似,父輩都是政府高官,自己是R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碩士。但在他大學要畢業(yè)的時候,父親突然被雙規(guī)丟了官,家里除了他名下的保險產(chǎn)品其余全部變現(xiàn)沒收。在他們那個圈子,人都圓滑世故的很,秦三兒一下子由顯赫的世家公子淪為無人問津的市井草民。
楚明宇和他以前只是點頭之交,畢竟年齡差了好幾歲,沒在一塊玩過。
但在秦三兒最落魄的時候,只有楚明宇找到了他,老大劈頭蓋臉把他手里的酒和煙扔到垃圾箱里,只酷酷的說了一句話:“以后我罩著你!”
士為知己者死,男人有時候認的就是肝膽相照的那一句話。
現(xiàn)在,沒人再敢瞧不起秦三兒,圈子里都知道他是楚明宇最得力的伙伴,身家早就過億了。
可以說,楚明宇和秦三兒都是金融業(yè)的奇才,兩個年輕人在五年之內(nèi)的成就幾乎可以成為創(chuàng)業(yè)界的范本。
當然,這種成功無法復(fù)制,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成果。
一個是帥才,一個是王者,秦三兒對楚明宇嘴上不說,心里是絕對的心悅臣服。
冬日的下午,明宇集團的高層齊聚在集團總部,等待著總裁的到來,據(jù)說,總裁要發(fā)布一個重要草案,通過與否也要看團隊決策,這件事需要一級保密,不能像以往一樣用視頻會議來解決。
秦三兒一邊拿著筆在寫字板上寫寫畫畫,一邊聽楚明宇的電話:“老大,人都到齊了,不過你不用著急,好好陪阿姨吃頓飯,噢,那是,阿姨做的是婦聯(lián)工作,比你忙,哈哈,等你啊,seeyou!”
林汝南帶著近視鏡,湊到秦三兒身邊才看清他畫的是什么,不由笑著給了他一下,秦三兒這家伙的速寫非常傳神,幾筆就勾勒出另外兩名團隊成員的漫畫,動作、姿態(tài)、構(gòu)圖,無一不透出追女仔的主題。
對面,禹琳靈帶著金絲眼鏡,短發(fā),一身合體的黑西裝極為干練,但看她此刻全神貫注玩王者榮耀的呆萌臉蛋兒,又與她的著裝產(chǎn)生巨大反差
申闖和禹琳靈年齡相仿,都是三十出頭的未婚大齡青年,申闖的名字很陽剛,但實際上是個身材瘦弱、短小精悍的才子型大男孩,此刻他站在禹琳靈的后面,比操作者還激動,不時的大聲支招,臉都快貼到一起了。
林汝南不到四十歲,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他的兒子是個小神童,這個孩子帶給他的驕傲和滿足是此生任何成就都比不了。一逮到機會就要和別人分享自己十歲兒子的軼事。
“三兒,如果給你一根魚竿和一筐魚,你選哪一個?”
秦三兒正回復(fù)一個獵頭的微信,頭都沒抬的說:“魚竿!”
“你猜我兒子怎么說?”
“嗯,怎么說?”
“那賊小子說要魚!”
這確實是個出人意料的答案,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都知道魚竿可以釣很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