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離吧
栗夏看著眼前這一鍋紅彤彤的辣子底料,心情變得很好,就連手上的疼痛也都忘了。她終于能稍微輕松一下了。
“走吧,我送你回去,都這么晚了。”王叔把穿著身上的大圍裙摘了,用手抓了兩下頭發(fā)就準備往外走。
栗夏眨了眨眼睛,趕緊也摘了圍裙,現(xiàn)在沒有手表,也不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了。她有點心急了,她父母不會跑來找她吧。
“王叔,王叔,你等我一會兒。”
王叔的步子太快,栗夏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人家都快走出店門了,她緊走幾步和王叔一起來到了店門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誰也沒有想到的一幕。一身影快到讓誰也沒有反應(yīng)過來,伸手就給了栗夏一個結(jié)結(jié)實實的巴掌,這個巴掌太響亮,尤其是在安靜到一點聲音也沒有深夜里。
栗夏一下子沒有反過勁了,她捂著臉瞪著眼前的人,有點蒙了……
“你真是陰魂不散,怎么哪兒哪兒都有你啊,我閨女找一個工作也能看到你,你就不能放過我們一家子嗎?我們到底是倒了幾輩子的霉才會一直讓你給禍害啊?!鄙蚰笟獾媚槹l(fā)白,她恨不得抽死眼前的這個女人。
原來從她女兒進店里之后,她就一直守在這里等著閨女的消息。等閨女告訴她被錄用了后,她高興的舍不得走,想到閨女下班后要找房子,她也不敢往別的地方去逛。就悄悄的透過門去看里面的情況。
她根本不知道栗夏是在這里工作的,她就看到她閨女在里面不吃不喝就知道干活,還被屋里的別一個小丫頭片子罵,她是忍著沒有出手。
她就這么一直守著,守到了下班,又看到閨女被支使的團團轉(zhuǎn),她心里的火就更大了。誰知道好不容易下了班,閨女委屈的直抹眼淚,她一把扯住閨女的胳膊道:
“得,不干了,這什么破地方,這么長的時間,要是房子租的遠了,你一個人怎么回去,娘不放心,你還是跟我回去得了?!?p> “回去,回去,回去能干什么。咱們被那個女人給攪和的誰還來提親啊,我都這么大了,一直在家里讓別人看笑話啊?!鄙蚯餁獾弥钡粞蹨I。
沈母恨得真咬牙根,她指著沈秋罵道:
“哭,哭什么,你哥馬上就要跟她離婚了,到時候她就跟咱老沈家沒有任何關(guān)系了。”
“離婚,離婚,你都說了多少遍了,她怎么會舍得跟哥離婚,我看她那失憶就是假的,她就是找借口不想離婚?!痹较朐绞沁@個理,沈秋恨不得一巴抽死她。
偏偏也就是這個時候,栗夏跟著王叔就這么巧的出現(xiàn)在她們的面前,這可真是新仇加舊恨一起算了,沈母那沒有地方撒的怒氣就這么一巴掌給煽了過去。
這可真算是無妄之災(zāi)了,栗夏怎么會知道今天來應(yīng)聘的人是沈秋,如果她知道的話,她一定要抵死不同意,撒潑耍賴都不行。
這算什么,她都躲到這里了,怎么還能遇到這對母女。栗夏深深吸了一口氣捂著被打痛的臉冷冷問:
“請問你們是誰,我認識你們嗎?”
“你在這里裝什么大尾巴狼,你不認識我,你能不認識我,我是你婆婆,你不認識我,你裝什么裝。”沈母被刺激得不輕,早忘了在醫(yī)院那個時候了。
遠處的厲珩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眉頭不自覺的皺了一下,婆婆,這個肥妞結(jié)婚了。而在他身邊的米娜,那眼睛一下就亮了,心里小八卦開始忽閃了。
栗夏緩了一下心里的怒火,摸著已經(jīng)開始紅腫的臉,努力對自己說,忍一下忍一下,沒什么大不了的。
沈母就是看不過眼,再加上剛才她女兒所說的話,她就認定栗夏是假裝失憶,能躲一天是天,這個讓她心急的破口就罵:
“你這個不要臉的小蹄子,裝模作樣的就是不想離婚是不是,我告訴你我兒子早就不要你了,她有一個白天鵝,就算那個白天鵝成不了,還有秦筱筱呢,人家也是當兵了,跟我兒子有共同語言,你算了屁啊。”
哎喲這個小爆脾氣,真當她是軟柿子啊,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呀,她本來就挺冤的,在現(xiàn)代過得好好的,好不容易去當一回好人沒得到什么好報,還給扔到這個破地方,穿到這么個極品女人身上,什么婆家,什么丈夫,她奶奶的,她見個鬼啊,那個男人長什么鬼模樣她都不知道,這個老女人在炫耀個什么勁啊。
她一閉眼一咬牙,手指著沈母道:
“我記得我在醫(yī)院里給你說過,我撞到頭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我父母帶著我離開村里到縣城里生活,應(yīng)該礙不到你們什么事了吧。行,就算我忘記了,你們還一直記得我和你兒子沒離婚的事,那行吧,這婚怎么離,我立馬去離,只希望從此以后,咱們橋歸橋路歸路,能當不認識就當不認識,我會離你們遠遠的,遠到這輩子都不希望再看到你們。”
這一大段話說下來,沈母眼睛都瞪大了,她說什么,她同意離婚了,這太陽沒有從西邊出吧。她顫著聲音問:
“你,你真的同意和我兒子離婚了?!?p> 栗夏真想大笑給他們看,他兒子算哪根蔥啊。
“同意,要是你兒子現(xiàn)在站在我面前的話,我立馬就去離婚所去?!?p> “秋兒,秋兒,你聽到了沒有,她說離婚了說離婚了。”沈母抖著手去拉沈秋,那情形讓栗夏都有點不忍心看了。
這位主兒以前還真是能耐驚人,也不知道怎么折磨人家一家的,看把人家給激動的,就差敲鑼打鼓普天同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