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胡華南枝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渡(三)【修訂】

胡華南枝 洛十七君 2123 2019-04-14 21:21:25

  蕭進都尉占據(jù)西側(cè)高丘之后,與楠枝等人占據(jù)的東側(cè)高丘遙相呼應(yīng),扼守通往江灘的通道。

  胡人前來,兩軍左右射箭夾擊,逼退胡騎十余次沖鋒。坡下胡虜棄尸近千,血流滿地。

  夜幕降臨,攻勢稍稍停止。眾人趁著胡人退兵,提心吊膽地稍作休息。

  楠枝登高遠望,在白日之時尚能看見坡下河灘之處不斷南渡的黎民百姓,如今夜色沉沉,便不能看見了。

  諸葛離望著另一側(cè)火光閃耀的胡人營地,心中焦慮,問道:“楠娘子,百姓撤走還要多久?”

  “興許快的話,明日清晨就可以悉數(shù)渡江了……”

  諸葛離又左右盼望,晉軍將士人人精疲力竭,箭矢將盡。

  他不免憂愁滿面,自言自語著:“不知道還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胡人再攻幾次我們就要抵擋不住了。”

  “諸葛先生……”楠枝拉著諸葛離坐在地上,亦遠眺胡人營地,喃喃而言,“明明我們已經(jīng)棄地南下,為何胡人還是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楠娘子,你為何拼上性命也要保護這些百姓呢?”參軍反問道。

  楠枝目光迷離,念念道:“過去我想著想要匡扶天下,直至今日才知道救天下豈是憑借著幾句豪言壯語就能做到的?過去多少英雄豪杰未捷身死,我更是比不上他們。如今我只想竭盡所能,救滄海一粟,畢竟他們都是大晉的子民,是這天下最后的冀望……”

  “正是如此,胡人深知不能屠盡中原子民便不能真正取得天下,他們所以才會對我們窮追不舍!”

  楠枝沉默不語。

  ……

  遠處再一次響起震天號聲,遠方的星星火光匯聚成一條火龍。

  “胡人來了?!敝T葛離輕聲一言,陡然起身,“他們是想以疲兵消耗我們!”

  果如參軍所言,夜幕之下,視野狹隘,漢軍以重兵發(fā)動凌厲攻勢。

  他們進攻的勢頭并沒有向楠枝所在的東側(cè),而是瘋狂地撲向西方的蕭進部。

  “壞了!”諸葛離感到大事不妙,急急地念叨著,“蕭都尉兵馬薄弱,之前又接連惡戰(zhàn),此刻人困馬乏。他們想趁虛而入,強攻西方高坡,以取得和我們分庭抗禮的兵勢!”

  楠枝亦是焦慮萬分地望著遠處的沖天火光,和夜色之中傳來的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喊殺聲。

  只是她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片高地之上的戰(zhàn)況如何,只能望見無數(shù)火光如同潮水一般流動,好似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天地之間席卷飛舞,叫人眼花繚亂。

  兩處高地相距太遠,此刻昏暗無光,也無法策劃救援。眾人看著遠處的兵戈交鋒卻無計可施,只能祈禱上蒼幫助,讓蕭都尉擊退胡人。

  這場廝殺持續(xù)了一整夜,眾人揪心地望著,徹夜未眠,直到東方初白,灰蒙蒙的陽光重返大地之時,高坡之上的景象令人驚恐不已。

  遠處高坡之上,數(shù)以百計的死尸如同點點螻蟻一般橫躺在坡下,在通往高崗的路上,晉人和漢軍的尸體更是數(shù)以千計,層層疊疊。

  這時漢軍已經(jīng)攻入高地之巔,與蕭進部展開最后的廝殺。

  眾人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晉軍的戰(zhàn)旗一面面地倒下,直至最后,左衛(wèi)軍的旌旗一面都不剩了。

  楠枝目光肅穆,神情凝重,她聽著遠處漢軍得勝的呼聲,心如絞痛。

  蕭進都尉身在禁軍之中十幾年,曾在父王和義父麾下出生入死,大小數(shù)十戰(zhàn),此時亦血戰(zhàn)到底,悲壯而死。

  周圍將士無不悲痛萬分,又深感出路渺茫,連連哀嘆。

  楠枝拔腿跑到高地一側(cè),舉目望向江灘之處。

  只見灘涂之上,百姓已經(jīng)撤走大半,還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部曲在祖逖將軍的指揮下,繼續(xù)安頓百姓。遠處的戰(zhàn)船晝夜不停,來往于大江兩岸。

  楠枝怔怔地回到眾人之間。

  “楠娘子,胡人剛剛血戰(zhàn)一番,他們暫時還不會立刻攻來……”諸葛離望著漢軍兵馬走勢,心急火燎,“只要留下些人馬斷后,現(xiàn)在我們還能退出此地,前往江灘,南渡沔水……”

  楠枝抬眼望著麾下將士,眾人一言不發(fā),如同一尊尊鐵青的雕塑。有些年輕稚嫩的臉龐,禁不住哀慟抽動,發(fā)出一陣陣低沉嗚咽的抽泣聲。

  “諸位,蕭都尉以身殉國,接下來就輪到我們了……”楠枝悲戚地說道,這聲音聽起來全然不像是一名將軍的威嚴(yán)軍令,倒是像是一個女子的離別之語,“傳我命令,凡是家中獨子,抑或是年不滿十六者,皆退往江灘,聽從祖士稚參軍的調(diào)度,南渡大江……”

  “是……”眾人垂目一拜。

  “諸葛參軍,你來調(diào)度他們,整頓完畢之后,就來我?guī)だ锇??!毙∧镒诱f完這句話,便獨自一人黯然回到營帳之中。

  ……

  楠枝回到帳內(nèi),愴然獨坐。

  這帷帳將外界的嘈雜之聲阻擋在外,令她感到心神寧靜。

  她側(cè)身將一個破舊綿衣做成的包裹捧到面前,悄然打開。里面包裹著一件艷美的深紅襦裙,幾盒胭脂水粉和一個精美的木匣。

  楠枝打開木匣,一支精巧絕倫的發(fā)簪靜靜地躺在其中。

  這是蝶子姐當(dāng)年贈與自己的離別之禮,數(shù)年以來楠枝一直細心保存,可是她心中總是害怕睹物思人,時至今日才開啟木匣,又見故人舊物。

  “蝶子姐……你那時告訴我,等我及笄之時,便可佩戴此物。可惜我已年過碧華,也未能及笄待嫁,至今仍是像孩童那樣束發(fā)作髻……”小娘子喃喃自語著,忽然她立起身來,解開斗篷,褪下外裳。

  楠枝捧起襦裙,穿戴在身,又坐在地上,取了一面銅鏡擱置在面前。

  她打開胭脂,伸出纖細手指輕輕沾了一點,涂抹在自己干裂的嘴唇之上。余下的胭脂在手心中細細摩挲,又淡淡地涂抹在自己慘白的臉頰之上。

  原本因戰(zhàn)事而心力憔悴的面容仿佛重獲新生,煥發(fā)往日光彩。過去的女孩已經(jīng)長大,裙衣之下,初現(xiàn)女子曼妙,眉宇之間又有少女青澀明媚。

  楠枝解開兒時之髻,重新結(jié)發(fā),稍后取了盒中精雕細琢的簪子插在發(fā)中。

  她捧起銅鏡,怔怔地望著其中陌生的面孔,兀然地伸手撫摸著鏡中人,澀澀一笑:“……鏡中小娘子,這副模樣還真是奇怪的很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