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咱們就住在海邊,怎么會缺鹽”?李羽突然興奮的問道。
“海水確實(shí)可以代替鹽來使用,可是也不方便啊,每次還得去海邊去取水,稍微遠(yuǎn)些的這個法子就用不成了”,戚繼光被李羽嚇了一跳,還以為他想出了什么好辦法,聽了李羽的話,不得不給李羽澆了盆冷水。
“你們難道就沒想想辦法把海水里的鹽給提取出來”?李羽略帶狡黠的問道。
“怎么沒有,我們把鍋里的海水燒干了,留下來的就是鹽了。可是不劃算啊,光是柴錢就比鹽還貴了,而且這種方法得到的鹽也是少的可憐”,戚繼光有些沮喪的說道。
呃呃,用鍋熬鹽,一鍋海水才能熬出多少鹽,怪不得戚繼光他們沒有再做下去了?!拔覀兛梢詴覃}啊”,李羽對戚繼光說道。
“曬鹽?什么是曬鹽”?戚繼光疑惑的問道。
李羽耐心的將后世鹽場曬鹽的方法與戚繼光還有另外幾人說了。幾人聽后都驚為天人,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如今天氣已經(jīng)轉(zhuǎn)暖,這又是個少雨的季節(jié),正是曬鹽的好時機(jī)啊。
“你們當(dāng)著老夫的面,討論如何制作私鹽,這是沒把老夫當(dāng)回事啊”,就在幾人興奮不已,打算馬上就跑去建鹽池的時候,劉瑾那陰惻惻的聲音從眾人背后傳來。眾人都是被嚇了一跳,這才想起來在武朝賣私鹽可是違法的,頓時又蔫了下來。
“算啦,鹽這東西多少都不嫌多,只要你們能制出鹽來,老夫就裝作什么都沒有聽見好了”,劉瑾有些感傷的說道。
劉瑾說的沒錯,朝廷雖然將鹽鐵專賣都收歸了中央,官鹽才是唯一合乎法律的。但由于鹽確實(shí)是緊缺的資源,光靠官鹽完全沒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各種各樣的私鹽便也就充斥了整個武朝的市場,而那些官員們則也都是睜只眼閉只眼,這條法令自然也就名存實(shí)亡了。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便興奮不已,有幾人現(xiàn)在便開始討論該如何去挖池子。
李羽笑了笑,并沒有去責(zé)備他們,反而覺得他們很可愛,這群鐵一般的漢子,在生活有了希望之后,所發(fā)生的改變確實(shí)讓人感覺欣慰。
“羽哥兒,還請你不要怪罪他們,兄弟們只是知道以后都可以有數(shù)不盡的鹽吃,高興壞了”戚繼光笑著替兄弟們求情,他并不擔(dān)心李羽會怪罪,請罪也只是他的性格使然。
“怎么會,只是咱們的磚窯便要加緊建設(shè)了,這曬鹽池咱們要將它都鋪上磚塊,這樣曬出的鹽才足夠干凈”,李羽笑著說道。
“有鹽吃便偷著笑了,誰還敢挑三揀四的”,戚繼光也樂呵呵的說道,他現(xiàn)在不再為兄弟們的生存問題煩惱,所以也樂得與李羽他們打屁開玩笑。
“這事可馬虎不得啊,咱們可是得打出咱們自己的品牌。只有將品牌的信譽(yù)給打出來了,以后子孫才能靠這塊金子招牌吃喝不愁”。李羽可是非常清楚這品牌的作用,后世那些個所謂的大牌,同品質(zhì)的商品,就比那些普通牌子的商品貴出好幾倍,有的甚至貴出十幾倍,但消費(fèi)者卻依舊趨之若鶩。這自然有后世那些人攀比心理在做祟,但那些品牌多年積累的信譽(yù)也有著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