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逐鳳江山令

第120章 欣然接受

逐鳳江山令 臨安九家 1312 2018-12-11 23:12:28

  “元青今日來得有些早,彼時書院清幽,帝都街巷也還是一片將醒未醒。我百無聊賴之間,恰見一位白發(fā)髭須的老先生,正于庭前灑掃,那時天寒地凍,老先生衣著單薄,我便上前去,與他一同清理積雪,那時我的手腳凍得冰冷,只能勉力支撐,而老先生卻無半分懈怠,直到將積雪掃完?!?p>  “彼時,我于庭前見銀杏一株,便想,或許等到秋日樹葉金黃之際,這位老先生也曾有過同樣的舉動。我在今日之前,從未來過璟山書院,直到比賽開始時,我才知曉,原來,我所遇見的那位老先生正是書院的院正,定國公楊玄遠(yuǎn)大人?!?p>  阿箬所講的,正是今日她在到達(dá)書院時所發(fā)生的一切,方才她寫一言策之際,不知為何,腦海中就是無法拂去楊老掃雪的身影,故而,才在此基礎(chǔ)之上,寫了這些匪夷所思的答案。

  “元青嘗聞,大興皇朝以孝治天下,在坐書生上百,皆是飽讀詩書的有識之士,可是為何卻偏偏要由一位年過古稀的院正來掃雪?或許,院正大人只是想強(qiáng)健筋骨,但是我始終相信此舉的背后,有一層深刻的含義。古人有云:百善孝為先,又嘗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院正大人身體力行,或許是期盼著有朝一日,能有書院之中某一學(xué)子,親自接過他手中的工具,將這份深意傳達(dá)開去。不識以孝立身者,讀盡詩書也枉然!”

  她吞了口唾沫,最后總結(jié)道:“所以,身為大興皇朝學(xué)子和青年的典范,太子殿下若能主動灑掃庭前落葉,定可不費吹灰之力,感動天下之人,教化孝悌之義,驅(qū)使百姓和樂,民心向善?!?p>  話音一落,全場陷入了一陣寂靜之中,大家都在垂首靜思,考量著她這話的深意。

  是楊玄遠(yuǎn)的笑聲打破了這凝滯的氛圍,“沒想到,老夫掃雪乃是隨性而為,不料,竟能引起你如此之多的遐思,幸甚,幸甚!”

  阿箬又作一揖,實在對自己方才那滿口胡謅感到僥幸。

  而就在她打算坐下之際,上首的司馬笠,竟大笑兩聲,而后起身,邊說邊向她走來,“元公子這番話,真是叫本王耳目一新!”

  阿箬趕緊拱手,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道:“元青只是有感而發(fā),殿下謬贊了!”

  司馬笠嗯了一聲,而人已站到阿箬身前,“元公子清早趕到璟山書院,不忙著赴考,卻還有心幫一素不相識之老者灑掃庭院,此舉,真是讓本王汗顏呀!”

  阿箬聽著司馬笠的一字一句,倒覺得,他似乎有些故意戲謔的意味,她雖心下不服氣,但嘴上還是恭敬有禮,“殿下言重了,元青出身貧寒,本就習(xí)慣了干些粗使之活,只是,這璟山書院確乃鐘靈毓秀之地,往常慣做之事在此處做出了新意,往日不悟之理在此也盡得妙義,說起來,倒是元青一大幸事?!?p>  她這話,將璟山書院著實夸了一番,故而在坐之人,即便方才對她有些誤解之輩,也盡皆面露喜色,似乎很是享受。

  誰知,那司馬笠竟又跨出一小步,露出一副不肯罷休的模樣,他壓低了聲音,露出一副曖昧姿態(tài)說:“元公子,本王這雙手,使慣了刀槍劍戟,對掃帚一類的器具卻不甚了解,不知,這比賽過后,公子可否騰出時間,好好教教我呢?”

  阿箬吞了口唾沫,驚詫于司馬笠的大膽,于是擺出一副正經(jīng)模樣道:“殿下囑托,草民安有不愿之理?”

  司馬笠扯了扯嘴角,冷峻的面龐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而后袖口一甩,便回了上首尊坐。

  最后,經(jīng)過幾方商議,謝與安奪得第二試的魁首,至于阿箬,由于書簡字跡有所涂改,因而只能居于第二,不過,司馬笠在當(dāng)場明確表示,這個看似可笑的意見,他——欣然接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