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五節(jié) 海上的故事
正當(dāng)午后的太陽高度曝曬這些衣服的時候,天依和院子的主人坐在正屋的門檻上。呂聿征忙著編織手中的草繩,天依則拿著布巾,蘸了熱水,在一旁給他敷手臂。直到這時,兩人才有閑暇開始每日高強度的對話訓(xùn)練。
“洛姑娘,不知道貴方的‘商務(wù)印書館’具體是什么?”
“就是一個印書的機構(gòu)?!?p> “嗯……我想問的其實是,‘印’是……”
天依尋開始向他介紹印書的原理。
“兄應(yīng)該知道,在漢言里面,印一開始是什么意思?!?p> “當(dāng)然是執(zhí)政的人所持的印信?!?p> “不是,我是說它這個字一開始是個啥?!?p> “……難道不是么?”呂聿征對這個問題很迷糊。
“老師或者父親難道沒課過你么,比如說從我們寫的字,它的字形看上去,它這個字是用一只手按住一個人的腦袋往下壓。這個叫印?!?p> 呂聿征想了想,確實是這樣,但是又感覺這個說法野蠻怪異得很,不像是很中正的解釋。
“所以把一件東西按下去,就是印。官府的印信,也是因這個意思引申過來的。”
“原來是這樣么?但是有沒有可能,是先有印信,后有按壓這個說頭呢?”
“事物都是由簡單到復(fù)雜的,字義也是。就好像往古之時,人們‘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安上了棟梁屋宇,這才能夠使人們抵御風(fēng)雨。人們住在巖洞里的時候,那會肯定早已有按壓東西或者人的這個動作了,但是彼時印信這種東西肯定是不會有的?!?p> “順著這個理往下走的話,姑娘說的確實是?!眳雾舱髋氖址Q是,雖然他還是接受不了印字的本義是把別人的頭摁住。但是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個前兩天連話還都說不成的海國姑娘,不僅會寫字,還會《周易》里面的段落。這使他一下子同眼前的這個異國姑娘親切起來。
“不過,那‘印書館’到底是……”
“兄應(yīng)該知道要造一把戈頭,得首先造一個模子,然后把鐵水倒進去,成一個形狀,等它冷了以后就成形了。”
“這個小子知道。”
“我們那邊書寫大量用一種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紙,就好像漢地用布帛和皮革紙一樣?!?p> “……這些不是我們這種人用得起的?!?p> “那么讀書的人這么多,一張紙上的文書,如果不找人去抄它,應(yīng)該如何完完整整地出現(xiàn)到另外一張紙上呢?”
“哎,不是只能抄么?”呂聿征幾乎想不到還有什么方法。
“大約是很久以前,工匠們開始使用木板。他們將一本書的內(nèi)容,一頁頁地刻到那些木板上,然后在上面刷上墨,將一張一張紙貼到木板上,揭下來,裝訂成書。這個就是印、刷。”天依開始向他解釋唐代出現(xiàn)的雕版印刷術(shù)。
“啊,還有這種辦法?”
“在海國,這個印法一直持續(xù)下來。雖然中途也出現(xiàn)過其他印刷方法,比如造單個的字塊,把它們拼起來組成一頁,所謂的‘活字印刷’。但這種方法效率既低,又不適合光重復(fù)出現(xiàn)的常用字就有幾千種的漢文字,所以沒有在我們那流行開來,反倒在別的國家比較盛行。”
天依最終沒有向他交代鉛字印刷和激光印刷,因為這兩者太難解釋了。呂聿征聽了這印刷術(shù)的介紹以后,忽然神情變得很莊重,整個人開始惆悵起來。
“我算是知道這印書館的名實了,可是照姑娘這么說,小子這種抄書的人應(yīng)該在海國是沒有什么生計的吧。萬一這印書的法子傳到漢地來,那我……”
“沒事,一時半會不用擔(dān)心。”天依試著安慰他,“海國離漢地可不知道多少遠呢?!?p> 兩三千年遠。自己忽然就被自己說的話給刺中了。
“對了,有一事我一直很覺得奇怪,”呂生抬起頭來,“為什么姑娘那邊言語不通,用的卻都是漢字,還背漢文經(jīng)典?”
“這很正常,你們漢國文書發(fā)達,自然是我們這些外夷所要借鑒的。若沒有漢字,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記錄這言語呢?!?p> “原來是這樣?!眳雾舱鞯恼Z氣中忽然帶了些自豪之情,“不過我對你們那邊還是知道得少。其實我和陳兄很想知曉的,還有海國的服俗。”
“兄盡管問?!?p> “我們之所以要為姑娘準(zhǔn)備衣物,就是因為姑娘的穿著太異于常人。”呂聿征的言談開始局促起來,“比如說,我們平時所見的那些體面人,它們穿的是絲;而我們呢,穿的是麻,穿的是葛布,踏的是草??晒媚镞@一身衣服,看起來既異于絲,又異于布,除了這褲有點絲的意味,但又不是絲。怎么說呢,我說既像絲是看起來有點光澤,像我在市上看的絹布綾羅,可又不是那么柔滑;且絲是通透著的,可是姑娘這衣裳又不通透。但是我們看著它和絹匹之間的差異總比麻布要小一點……”
呂聿征方才這一番話中,是把她穿的過膝襪理解成當(dāng)時的褲子了。天依也一時無法向他解釋尼龍、化纖這些材料,只能囫圇著說了幾個名稱詞。
“陳兄前幾天也說,姑娘那個雙袖也做得很精致,縫合的那個線很密實,看起來很牢固,但又不厚,這個布縫看起來就不會奪了布面的主。光這一點,很多織衣的庸裁縫就沒這個手法。而且姑娘這個好像是往項上一套就能進去,不像我們還要往兩邊包一包,系個帶子。但是他感覺姑娘的袖子太短了。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姑娘的衣裳材質(zhì)和工藝都不錯,但是在衣制上很奇怪。我們漢國這邊是,只要不是特別窮困的人,衣服一定得遮著褲,要不然看起來不雅正??墒枪媚?,怎么說呢……衣色這么鮮亮,又是分衣、裙穿,我們都覺得姑娘也是個富貴家子,然而又衣不蔽體,裙擺遮不住褲子,還把大髀、胳膊現(xiàn)著。我們當(dāng)時就在想是不是海國的穿衣制度跟漢國有別,不一定要把身體全蓋住的。……至少在漢地,就算鄭衛(wèi)那些地方的女兒也不會這樣穿的。”
說完這一通話,呂聿征整個臉都是燙的。
“確實。”天依只能支支吾吾地承認(rèn),“呃……我們那邊天氣比較熱,所以穿得也比較涼快,沒有這么厚重。換句話說,貧富也不是通過衣著的多少來反映的?!?p> “是這樣啊……”雖然感覺奇怪,但是呂聿征也只能接受這個說法,“無論如何,要在漢國住的話,還是入鄉(xiāng)隨俗一點比較好?!?p> “這個我理解?!?p> 不知不覺之間,呂聿征已經(jīng)編好了長長的好幾股草繩??雌饋磉@幾天內(nèi)的使用量他都準(zhǔn)備好了。待他處理完那些繩子,回到屋中閑坐的時候,他們又開始聊和二人的家室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灑掃穹窒,我征聿至’,這是《豳風(fēng)·東山》一篇的章句。君先考遺你五經(jīng),想必恩兄的名也是老人家當(dāng)初從里面摘出來的?!?p> “然然!”呂聿征忽然發(fā)現(xiàn)她還明詩,遂像找到同道一樣興奮地狂點頭,“附近里閭的人,皆已不識十五國風(fēng),想不到姑娘身列女界,卻比很多男兒都有學(xué)養(yǎng)。想必您在外方也是出自望族??上∽尤宋⒘Ρ?,沒法幫您送回公母堂前?!?p> “我……沒有父母,與恩兄一樣?!碧煲罁u了搖頭。
“是這樣啊……”聽聞這句,呂生連忙收住了話題,低頭不語。
“說起來,《東山》的原詩中寫的是‘灑掃穹窒,我征聿至’,其義乃讓內(nèi)子打掃門戶,表示自己即將遠行歸來。然而恩兄的名卻是‘聿征’,是出去,命意似乎與原詩相反……”
“是的?!表舱鼽c了點頭,“先父在文景朝,雖然是個儒士,終身在野,然而時常聞及虜訊,自己也曾被吳楚亂軍裹挾,故而時刻不敢忘卻大志。小子出生的時候,先父曾經(jīng)滿心期待我從軍成為一員上將,挽弓射酋,同當(dāng)朝的李將軍和輔佐楚莊王的養(yǎng)由基一樣,奈何我先天目弱,不能任之。”
“回頭給你配副眼鏡,你就可以去荷戟從軍啦……”天依順口開了句玩笑。
“什么?”呂生一時沒有反應(yīng)過來。
“沒什么——”天依連忙搖搖頭,“我們海上的一種器物,在細鐵環(huán)中鑲嵌琉璃制成,你戴在耳上,便多遠都看得清了?!?p> “聽起來很精妙。若漢地也有這等具器,先考也就不會留下遺憾而終?!眳雾舱鲪濄貒@了口氣。“父親看我不能從軍,便只能教我讀書。因而后來給我起的字是‘文平’?!?p> “字一般與名相合。聿征合上文平,確實起得不差。‘聿征’兩個字的寓意也就從‘快速出動去征伐’變成了‘用筆來繼續(xù)征途’,治國平海內(nèi)了?!?p> “先父也是這么同我說的?!眳紊樕嫌謷炱鹦θ?,但是倏而又沉下去,有點自嘲地說道,“然而哪里有什么征途呢?想往昔高皇帝時,項籍學(xué)書不成,學(xué)劍不成,終去學(xué)萬人敵;小子正好相反。然而攻書未就,先父便早早去世,家中僅余幾片田畝,先父又不曾仔細教我耕殖,結(jié)果淪落到現(xiàn)在這個境地。”
“沒事,以后會好起來的?!碧煲勒f,“而且漢國不是有舉孝廉么?兄完全可以去試一試。”
“孝廉……”呂聿征聽到這個字眼,只是搖頭,“姑娘,在你們這種體面的人看來,舉個孝廉當(dāng)然沒什么難的?!?p> “怎么說呢?”
“想必姑娘從前只是從海國的人口中知道這個名實而已。”呂聿征頓了頓,“整個洛下的士子爭來爭去,最后只爭得一個孝廉的名額?!?p> “原來是這樣么?”
“姑娘可以想見,我們這種人,既沒泉幣,又無勢位,過去了是個什么情況。比如說吧,前年我去過一回,洛下舉得的孝廉,你知道是誰么?”
“誰?”
“是莫郡守及冠的小兒子。”呂聿征抬起頭來,說。
“也就是說,這些名額基本就是讓給世家望族的?”天依想起來從前上高中的時候接觸到的,東漢的士民批判察舉制的各種信息,“但是偶爾也會有優(yōu)秀的布衣入選吧?”
“管他有是沒有,反正輪不到我。”呂聿征苦笑著看天。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天依不禁想起后世左思的詩。
“姑娘還會作詩?”呂聿征問她。
“這不是我作的,是我們海國那邊的詩?!?p> “這個詩人不錯,寫得真好?!眳雾舱鲹赭聡@道,“想不到遠在萬里之外的絕國,還有人如此洞悉這里的時世!想必你們那兒也是這樣吧。我真的想去見見他,請他喝頓酒?!?p> “這位在我們那兒早已經(jīng)作古了。”天依聳聳肩,其實左思在這個年代還沒出生。
“可惜,可惜了。不過姑娘,我雖然是個沒有什么權(quán)勢的小民,但是還是在冊的編戶。姑娘還是為自己多擔(dān)心擔(dān)心吧?!?p> “不是待在這兒就沒事了么?”
“有事?!眳雾舱鲹u搖頭,“每年公府都會差人下來檢視各里的戶數(shù)狀況,屆時如果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未上戶的人,就糟了。換句話說,短時間內(nèi)姑娘雖然不會被發(fā)現(xiàn),但長久來講,還是有這個風(fēng)險?!?p> “被發(fā)現(xiàn)以后會去哪?”
“這個后果很難說。如果他們還搜出姑娘的這些隨身衣物,姑娘就危險了。姑娘身上穿的衣服,顏色鮮麗,都是那些貴胄用的色。如果姑娘自己是個游民,又穿這些顏色的衣服,又沒有證據(jù)證明自己,那姑娘就是犯了律,很有可能被納入賤籍。”
“賤籍?”
“給人當(dāng)奴婢,最糟的情況就是入為公婦?!?p> 呂聿征說到這里戛然而止。天依反應(yīng)了一下,才明白公婦是什么意思。她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想起來從前偶然看過的一篇簡短的穿越文。里面的女主非常景慕漢朝,弄了套淘寶上賣的曲裾,穿越回去,因為衣著太過光鮮,最后被人當(dāng)成是特殊職業(yè),送到了特殊場所。
“那怎么辦呢?”
“陳兄說他明天或者后天去他們里正那兒,看看事情能不能有什么轉(zhuǎn)機。我到時候一塊去。”呂聿征抱著手,“我也希望如此,若姑娘能入這個編戶,自然是最好的。這是一個很冒險的事情,所以第一次去見里正肯定不能直接把你的事抖出來。”
“嗯。我看陳兄應(yīng)該有這個智慧。”
“哪兒啊——你不如我了解他。他說話太直,很容易就把東西全抖出來,這樣肯定是不行的?!眳雾舱鞣浅>o張,“主要是這個事情只有一次機會,如果里正發(fā)覺了異樣,帶人過來把你一刨,那就完蛋。但是如果不冒這個險,就永遠沒有這個機會。”
大約自己這樣一個突然出現(xiàn)、無親無故的黑戶,在漢代注上戶籍的難度,不小于在現(xiàn)代偽造一個身份證吧。不過這也間接說明了西漢武帝期間的戶籍體系是比較完善的。
“對了,我在海國有戶數(shù),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天依忽然想起來她隨身攜帶身份證。她將這個證件從兜里拿出來,展示給呂聿征看。
呂聿征好奇地舉著這個看了半天,沒成想他看完以后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不是別的:
“這個畫工,畫得好像啊!”
天依哭笑不得。她不想再給人解釋照相了。
“姑娘為何委身市中?”呂聿征又看著身份證上的“上海市徐匯區(qū)”,問道。
“啊,這個市、區(qū)就跟漢國的郡縣一樣,不是市場的意思?!?p> “原來如此?!眳雾舱鲗⑦@張身份證交還給天依,“這張憑證說不定能派上用場,不過也未必。畢竟大家從來沒聽說過姑娘來的地方。不過我看出來了,連姑娘這張憑證都有圖有色的,想必姑娘在那邊肯定是上流人物。里長看了這個,說不定也就信了?!?p> 天依一再否認(rèn)自己有過什么身份,不過呂聿征當(dāng)前只相信自己和陳季所下的判斷,天依也只能默默接受他們給自己安插的這個標(biāo)簽。人的身份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下確實是可變的,如果他們給自己認(rèn)定的這個身份能夠在里長面前發(fā)揮作用的話,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在連個戶籍都沒有的狀態(tài)下,天依仍然感到前途未知帶來的巨大壓力,不過事在人為,說不定在自己這三人的努力之下,事情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雖然很不情愿,但自己正在努力地去適應(yīng)居住在這個茅屋里的生活。希望命運接下來不會給自己開更多的玩笑。
——第五節(jié)完——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