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峰一直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里好像總是在走背字。
這個黑臉的漢子并非楚唐國本地人,而且在他小的時候,身材也遠不如現(xiàn)在這樣強壯。
那時候在老家張世峰沒少被地痞無賴們欺負,而每每被欺負過后,張世峰總是會花上一個銅板去村口說書先生那里,用各種各樣的英雄故事來尋求安慰。就在張世峰慢慢長大成人,終于因為壯碩的身材而不再被人欺負的時候,一場席卷數(shù)個村莊的瘟疫使他不得不逃離了家鄉(xiāng)。
背井離鄉(xiāng)固然可憐,但和那些因為瘟疫而喪命的人比起來,張世峰覺得自己已經(jīng)足夠幸運了。
或許是因為天賦異稟,整個村子里只有連帶著張世峰在內(nèi)的十幾個精壯漢子沒有死于這場瘟疫。然而由于附近的人都知道他們是從爆發(fā)過瘟疫的村子里逃出來的,所以并沒有人敢于接納他們。
好在十來個青壯勞力,無論到了哪里都總能有一口飯吃。
十來個漢子就這樣結(jié)伴而行,一邊在路上不斷地干些短工,一邊在雇主知曉他們的來歷之前逃到更加往北的地方。他們并沒有明確的目的,但每個人都知道,時間和距離會磨平一切。等到了一個沒有人知道他們來歷的地方后,他們就可以扎下根來,好好的生活了。
沒人想過中途離開,這些沒有了家園的漢子們一路相互扶持,很快就走出了上千里的路程。
然而有句老話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路過某個城鎮(zhèn)時,那里的官軍正巧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剿匪行動。
十幾個結(jié)伴的漢子當(dāng)然很惹人生疑,于是張世峰一行人莫名其妙的遭到了官軍的追捕,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都不幸被抓,或者干脆被取了首級請功。
張世峰屁滾尿流的逃跑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甚至不敢在白天出門,只能連夜趕路。他當(dāng)然不知道,一個人頭是不值得官軍們追趕的,所以他壓根就沒有被抓的危險。
或許是否極泰來,又或許是同伴們的在天之靈護佑。張世峰在某一天晚上,忽然遇到了一個奇怪的道人。那道人拋灑銅錢算了一卦之后硬拉著張世峰的手說與他有緣,然后傳了張世峰一套掌法。
最開始張世峰只覺得這道人多半是失心瘋了,可在對方一掌打斷了一棵環(huán)抱的大樹之后,張世峰才知道自己遇見了高人。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張世峰苦練掌法,很快就有所小成。
而在這時候,張世峰也已經(jīng)來到了楚唐國。
楚唐國雖大,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土地由于氣候寒冷根本無法耕種,剩下的土地中還有一小半是炙熱的荒漠。所以在這個國家中民風(fēng)普遍尚武,既是邊境沒有戰(zhàn)事,國民們?nèi)匀辉谑鶜q便可參軍。
張世峰初到此地之時本來是想投身軍旅一展拳腳,可由于他一路行來都沒有通關(guān)文牒,導(dǎo)致軍隊根本不收他。而就在這個時候,張世峰忽然想起小時候村口的說書人嘴里那些大英雄大豪杰的事跡來,不由得心癢難耐。
今時不同往日,他張世峰現(xiàn)下也是個“武林高手”了。
就這樣,他在楚唐國境內(nèi)做起了懲惡揚善,劫富濟貧的事來。
懲惡揚善劫富濟貧這八個字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屬實沒有那么簡單。單說這善惡,就很難有一時之分。而且在打出名聲之后,又有許多富人慕名送些金銀來給張世峰,求他不要打自己家的主意。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別人過來送金送銀,且不論張世峰受與不受,可總歸是不太好再對此人出手。再加上由于張世峰犯案多起,被官府懸賞通緝,偶爾竟也有收了他恩惠的窮人反咬一口,帶著官府的人來捉他。
對于這種恩將仇報之人,張世峰自然不會留情??删枚弥?,難免也使得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那么一絲疑慮。
他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了。
懲惡揚善?可什么是惡,他張世峰在官府通緝榜上有名,難道不也是惡,他又憑什么去懲惡?至于揚善,他張世峰救濟了多少窮苦的百姓,卻要被他們反咬一口?
劫富濟貧?人家富人本本分分,老老實實掙來的銀子,他憑什么去劫?那些窮苦百姓里有不少人都是自己懶惰,為了吃喝嫖賭把家產(chǎn)敗光的也大有人在,他又為什么去濟?
就在張世峰渾渾噩噩之際,一日他見一個漢子被人圍攻,便出手救了下來。
所救之人,便是他后來的二弟,李連。
李連也是個苦命人,得罪了楚唐國南邊的一個小門派,而被人追殺。張世峰雖然救他一時,可到底是難保李連一世。非但如此,若再強保李連,可能連他張世峰自己都要受到牽連。
但見死不救亦非張世峰愿為,再加上他和李連一見如故,更加使他沒了拋棄李連的心思。于是這二人一路逃避追殺,一直跑到了那小門派的勢力無法觸及的楚唐國北邊的云嶺山脈才算罷休。
到了這邊,張世峰和李連的想法一拍即合,二人號稱“云嶺雙俠”,在這又做起了老本行。
李連其人雖然武功平平,但勝在腦子比較夠用。因此久而久之,張世峰逐漸把做事情的主動權(quán)都交給李連,而他只要按照李連說的去做也就是了。
既然決定不是他下的,也就不存在對與不對。抱著這種想法,張世峰和李連在云嶺山一脈闖蕩多年,等回過神來時,江湖上已經(jīng)給了他們另一個名號——“云嶺雙煞”。
對于云嶺雙煞這個稱呼,張世峰并非不知,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
他張世峰一張黑臉,能嚇哭三歲頑童。二弟李連雖然不丑,可面相陰沉,也不討喜。任憑誰看見了這兩張面孔,恐怕都不會把他們當(dāng)做好人。
所以聽著江湖上傳來的種種惡評,張世峰只能默念“無愧于心”四字以求安慰。
就在云嶺雙煞名聲最為響亮的時候,又有兩個人慕名而來想要入伙,而這兩個人便是朱勇然與趙清。按照他倆入伙時的說法,朱勇然本是個江湖把式人的徒弟,不過那人對朱勇然并不很好,只是拿他當(dāng)一個演把式賺錢的工具,讓他練的外門功夫其實也很傷身體。有一日朱勇然實在忍受不了師父的壓榨,便暴起將師父打了一頓。無奈朱勇然天生神力,他師父又上了年紀,三拳兩腳之下竟活活給打死了。
而趙清本來是個出身書香世家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讀書人,他家除了世代向?qū)W以外,還有一手判官筆的家傳功夫,也算得上是文武兼修。趙清十六歲那年鄉(xiāng)試,說是能考個鄉(xiāng)試的頭名,然而發(fā)榜之時他的名字卻換成了另一個人。
百般打聽之下,趙清才得知原來自己的作品名次全都叫那榜首之人給花銀子買去了。趙清家里雖然是書香門第,但勢力有限,奈何不得人家。雖然說等到下屆鄉(xiāng)試,趙清仍可參加,可無奈此人從小就有些偏激,盛怒之下竟用一支判官筆戳穿了當(dāng)日考官與花錢買了第一名那人的喉嚨。
這兩個人落難之后也是在江湖上浮沉數(shù)年才相遇,之后二人聽說云嶺山上有張世峰和李連這么一對豪俠,干脆專程投奔過來。
若依著張世峰的想法,既然有人看得起自己,那自然是無有不可。但李連卻對張世峰諄諄善誘說現(xiàn)如今朝廷對他二人眼熱的很,必須得查探清楚朱趙二人身份才好讓他們?nèi)牖?,因此設(shè)下了投名狀的規(guī)矩。
看著朱勇然與趙清按照李連的指示屠滅了錦然城里劉家上下一十七口,張世峰雖然沒說什么,但心里總覺得怪怪的。雖然劉家的確仗著與官府勾結(jié),為禍鄉(xiāng)里,可就把這么一條條人命變成“投名狀”仍舊很難使他接受。
所以在汪世霞入伙,李連問他要投名狀的時候,張世峰直接否決了他們?nèi)コ抢镎覀€鄉(xiāng)紳殺的提議。
不過規(guī)矩既然定下,那肯定無法更改。所以張世峰退而求其次,希望能用搶來的銀子,或者其他什么東西,來當(dāng)做投名狀。
換而言之,對于張世峰來說,殺人可以,但用人命當(dāng)投名狀,不行!
這也是為什么,那時候張世峰會用這樣一個蹩腳的理由救下那個膽小怕事的讀書人。
然而事與愿違,糟糕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汪世霞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是鐵了心要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投名狀,所以他在消停了兩天之后,就又找上了一支路過的鏢隊。
有人行鏢自然就會有人劫鏢。按江湖規(guī)矩來說,鏢車里的東西都算作是無主之物,若有能耐盡可以取走。被劫了鏢的人自會去找鏢局討說法,而非去找劫鏢之人的麻煩。因此在江湖上劫鏢全憑本事,也并非是什么叫人瞧不起的事情。
但汪世霞不只是想劫鏢,還想殺人!
更讓張世峰鬧心的是,前幾天他好心放走的那個膽小書生,不知道為什么,竟然也混在那個鏢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