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稍有經(jīng)驗的明軍邊軍還有一些像樣的營頭都知道以單體實彈開火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早期不論明清都往往管用霰彈,這也是很長時間內(nèi)盾車在東方還在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這一次蕭軒從戰(zhàn)略的高度很輕易的明白:如果仗打勝了,整個天下不說,至少京畿乃至周邊不少資源就都是自己的了。而消耗幾門到數(shù)門火炮,甚至因此炸膛導致幾十人傷亡則是可以承受的代價,更別說在防守作戰(zhàn)的情況下自己早就想好了一些盡量避免炮手在炸膛中傷亡的辦法。
因此發(fā)射實彈的時候,新成立的近衛(wèi)營內(nèi)的炮手們是在塹壕的崖孔保護內(nèi)以風箏絲索拉動可以將火繩塞以杠桿原理壓向炮眼的特殊點火裝置開炮的。瞄準的時候當然是在火炮填裝完畢的時候就讓炮口恢復到大概一度角左右接近水平的方向瞄準敵方了。
二十五門炮同時開火的時候帶來的巨大聲音,讓御馬監(jiān)外圍陣地上的兩三千名新營官兵乃至留守的四五千名工匠營輔兵御馬監(jiān)堪戰(zhàn)官兵們都感覺到了巨大的震動和心慌,似乎那不是自己的火炮在攻擊,而是敵軍的“萬人敵”扔到了己方陣地一樣。
回到臨近輔營指揮位置上的蕭軒也確實看到了在炮擊的時候,一股似乎如同爆炸一般的濃煙沒有向外噴出,而是直接在炮位上騰空而起?;蛟S是填裝的火藥太過巧合的過于優(yōu)良,也或許是火炮曾經(jīng)年代過久并且參加過過去的一些戰(zhàn)事,一門大將軍炮直接在炮位內(nèi)發(fā)生了炸膛。
按照傳說,青銅炮應該不太容易炸膛,或者說不太容易毫無征兆的炸膛才對。可這門明軍制造的銅炮很顯然加錫太多,根本沒有一點兒末代滑膛炮的樣子。距離比較近的幾名炮手雖然躲避在崖孔中并帶好了耳塞,在督戰(zhàn)的軍官們趕到的時候還是似乎死了一樣,只是在挨了幾巴掌之后才似乎從巨大的音響震動中緩了過來。
而幾乎與此同時,二十五發(fā)首輪開炮的炮彈帶來的效果卻是巨大的。雖然火藥性能的不穩(wěn)定乃至實彈發(fā)射的天然精度問題讓瞄準的成果大打折扣,百步左右的直射距離上都僅有一半左右十二發(fā)炮彈因為跳彈或者過高失的,可還是有十二發(fā)發(fā)射出去的炮彈命中了包圍的敵陣。魏應嘉手下的很多五軍營官兵相信這些挑選而來,仿造建奴的盾車是安全的。就算是大將軍炮在近距離開火的發(fā)射實彈的時候能毀壞盾車,也會大大減少后面人員傷亡的概率。
可是卻沒有想到當透支風險裝藥讓七斤重的實彈速度足有音速三分之二上下的樣子,那些重型盾車掩護的四營中軍指揮帥旗附近的位置上的厚重盾車沒有抵擋住威力巨大的彈丸,有的彈丸擊穿后砸到了人群當中帶來十余人非死即傷;有的命中在車身左右的部位,四散紛飛的木屑帶來至少數(shù)人輕傷,還有的從車下穿過,在人群退步左右的位置上至少讓好幾個人下肢殘廢。透過第一線隊列的炮彈仍然帶來了后面一些投射手和輔兵傷亡。
林林總總估算下來,這一輪炮擊帶來的死傷仍然有七十人左右,然而其中當場戰(zhàn)死和傷重程度確定可以戰(zhàn)死的就有十九人。
守軍剛剛進行了兩輪炮擊,逼近過來的敵群就有一百五十人上下傷亡,其中一半左右還不是尋常的炮灰士兵。雖然說傷亡比例還不是太大,預備隊還暫時鎮(zhèn)的住。這也讓包括魏應嘉在內(nèi)的不少五軍營將領知道這個時候必須后撤了。誰也沒有想到剛剛成軍不到半個月的隊伍竟然能夠打出這么犀利的炮火。
“傳令各營依次撤退!不要亂!”
“違令者斬!”
部署在后方的騎兵馬隊砍殺掉幾個逃兵之后,總算遏制住了圍困的大軍在展開后撤的時候帶來的一絲混亂,似乎是暫時的穩(wěn)住了陣腳。
在發(fā)覺圍困己方的敵軍準備撤退的時候蕭軒不在猶豫,直接下令以事前約定好的旗語信號向多個方向的炮隊和爆破工兵詢問道?!鞍凑罩暗挠媱潱诙螌崗楅_火準備好了沒有!”,雖然蕭軒已經(jīng)看到了四周回應的旗語晃動,但還是照例詢問道。
“準備好了!”身邊的一名少年回答道。
其實之前的時候蕭軒也在猶豫要不要讓抬炮隊和小炮隊上,然后配合長矛兵展開一次反突擊,不過思來想去,自己還是對這些成軍不過半月有余的隊伍沒有信心。沒有信心那就盡量不要按照精兵的辦法來指揮了。如果白天一擊給予對手的打擊太大,夜晚那些人不來進攻怎么辦?難道自己率領這些人展開激烈的京城巷戰(zhàn)?那總是有些危險的。
想到這里蕭軒就下令道:“第一陣線準備展開爆破攻擊,讓一線的孩子們暫時躲避一下。。?!?p> “只引爆第一陣線?”傳令的少年忽然有些疑問。
“當然只引爆第一陣線”蕭軒肯定的說道。
血紅色的旗幟交叉搖動,讓這些少年們短期內(nèi)學會旗語不容易。蕭軒自己其實也并不懂得旗語,但什么圖案旗幟代表什么樣的戰(zhàn)時預案中的命令,卻是不難讓人熟悉的。
猛烈的爆炸聲接連不斷的從御馬監(jiān)外圍陣地最前面響了起來。一連串白煙也在這個時候從臨時土圍的圍墻外面整齊的鉆了出來,不明情況的似乎還以為防守一方儲備的火藥發(fā)生了巨大的爆炸似的。
然而實際上:這是類似七十年代民兵教材中那種土制的倒三角形狀的“沒良心坑”被引爆了。按照民兵教材上的說法五公斤的七十年代黑火藥可以貼爆炸開普通磚墻或者在倒三角坑內(nèi)引爆的時候炸出一噸左右石頭的“天女散花雷”,當然這個時代的明軍火藥中優(yōu)選出來上品因為沒有質(zhì)量靠譜的硝石,制作方法按現(xiàn)代標準也不完全正確,差距巨大??杉幢闳绱?,十斤左右的老式黑火藥也把上千枚六七兩左右的重鉛彈向敵群拋射而去。四十個左右的“沒良心坑”至少向敵群方向炸出了幾萬枚六七兩重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