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男主人在房門外的門檻上坐著,搬來幾條低矮的板凳跟竹椅,請幾個人坐下來。然后用搪瓷杯子,給幾個人倒來了幾杯茶水。房子男主人拿出一包香煙,給幾個人散煙,他則拿出一根煙桿,在門檻上敲了幾下,從口袋里拿出一小包煙絲,抓一下把放在煙鍋里壓實,用火柴點上,他深深的吸了一口。煙桿的兩頭是銅的,由于長時間使用,煙桿也被磨得油光滑亮的,煙絲應該是他家自己種的,因為屋檐下的一邊掛著曬干的煙葉,一邊掛著許多曬干的紅薯苗。
小檸問那位長輩這是干嘛用的,那位長輩說這是喂豬吃的,冬天的時候沒地方采豬食,就把這些紅薯苗曬干了,留著冬天的時候剁碎了搭著米糠一塊煮了喂豬。那位長輩還說,房子旁邊還有個地窖,里面藏著些紅薯土豆什么的,也是冬天留著喂豬跟雞鴨什么的。
那戶人家有一個兒子,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了,在縣城買了套房子,本來想把老兩口接過去住的,順便帶帶小孩。但老兩口在小村莊生活了一輩子,在小縣城吃也吃不習慣,住也住不習慣,沒有多少生活來源,還得給孩子增添生活壓力,也就搬回小村莊住了,還是覺得這里住著舒服。只有房子的女主人偶爾回去幫忙帶帶小孩,逢年過節(jié)放暑假的時候,兒子會帶著媳婦孩子帶些東西來看看老兩口,讓孩子也來看看爺爺奶奶,在小村莊住上一段時間。
房子的女主人跟伯母還在廚房忙活著,房子的男主人陪著幾個人說著話,抽了兩鍋子煙,煙絲不多了,他起身從大門后面的墻角拿出一把竹勾子,來到房檐邊撐下一把煙葉,放到吃飯的廳里的一張臺子上,那張臺子是由兩條長凳撐著一張舊門板組成的,臺子是有一口大概三十公分長,高約十公分的鍘刀,小檸覺得很稀奇從來沒有見過,到小村莊看的都是蠻稀奇的,前面挖冬筍跟老爸去的離小鎮(zhèn)不遠的村子的竹林去挖的,這些可從來沒有見過。
那位長輩告訴小檸,這是他用來專門切煙絲用的,那個切煙絲的工具已經(jīng)很舊了,看來也是用來很長時間了。只見得那人把穿煙葉用的秸稈拆下來,那煙葉疊整齊壓實,用那口閘道把煙葉的莖去了,然后開始切煙絲,房子的男主人動作很熟練,煙絲切得挺細的,也比較均勻。小檸好奇的看著,堂哥也過來看著,堂哥說他小時候看過一兩次,不過還是覺得挺有趣的。
過了一會兒飯菜燒好了,房子男主人招呼幾個人吃飯,他們帶來的飯菜也熱好了拼在桌子上,主人家燒了一個酸豆角,一碗蒸的苦瓜干,一個應該早上吃剩下的干辣椒湯吧,還是什么小檸不知道是什么東西。還有一個菜,原來房子家的主人知道他們來了,特地殺了一只雞,燉了一大盆。小檸夾了一塊雞肉,含在嘴里,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也不知道什么味道,只是覺得有些沒法下咽。
兩位老人家生活過得這么艱苦樸素,看見他們來了卻殺了僅有的幾只雞的其中一只,沒有保留燉了滿滿一大盆來招待他們,伯伯跟老爸還有堂哥幾個人也沒有想到,吃得特別不是滋味。這頓飯幾個人吃得特別慢,也吃得特別感恩,吃過飯來到門口,只見到伯母在墻邊角落里用袖口在抹著眼淚,小檸也忍不住哭了出來,多么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小村莊人呀。
幾年以后偶爾聽老爸提起,那天下午伯母悄悄的在他家廚房油瓶下面塞了一百塊錢,用紙條夾著上面用木炭只寫了簡單的兩個字“謝謝”。伯母文化程度不是太高,字也許寫得會有些歪歪扭扭,也不一定寫對了,也許這一百塊錢并買不起那一只土雞,也許一百塊錢也承不起這份情,但也算是略微回報了一些,那個小村莊那位淳樸善良的莊稼人的深情厚誼。盡管時隔多年,小檸再次聽到這件事情,依然淚流滿面,老爸說起的時候眼眶也紅潤了,但小檸自從那次挖竹筍后便沒有回到過那個小村莊,但也會時常想起那里的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房屋低矮,跟那戶淳樸善良的人家的深情厚誼。
吃過午飯,伯母幫忙著跟那戶人家收拾桌子碗筷,休息了一會兒,幾人來到稻田邊,幫忙著把伯母上午捆好的秸稈,扛到拖拉機上,然后就去伯伯家小竹林繼續(xù)挖冬筍去了,堂哥則留下來幫伯母鋸柴劈柴,那一堆那鋸的干柴就擺在,離村口老榕樹不遠的一塊空地上不過得上一個小斜坡,從上面搬下來,還好離伯伯家拖拉機也不算太遠。
小檸跟著伯伯還有老爸來到那片小竹林,上午挖冬筍的地方收獲不是太好,小檸背的竹背簍里,除了兩個飯盒跟茶壺,也就只有兩三顆冬筍。他們決定換個地方,找竹子長勢好些,枝葉茂盛些的地方。挖了大半個小時略有收獲,老爸跟大伯都挖到有兩三顆冬筍小檸也挖到了一顆小的,也算是有收獲了。挖了一會兒,小檸用的鋤頭把脫落了,來的時候還特地幾把鋤頭,都放到村頭的小溪里浸泡了一會兒,這樣能更牢固一些。伯伯過來教小檸裝鋤頭,楔子鐵片跟鋤頭弄好,然后把鋤頭的木柄穿過去,在地上敲兩下,小檸扶著鋤頭,伯伯拿起他的鋤頭,在鋤頭把上使勁的敲了好多下,試了一下還挺牢固的。
接著又換了兩三個地方,挖了大概有一個多小時,收獲還可以,加上上午的大伯挖了有十來顆比較大的冬筍,老爸也挖了有七八顆比較大的冬筍,小檸跟著學著,下午運氣比較好,也挖了有兩三顆。
幾個人把土仔細的回填,收拾工具來到了村口,這時候伯母跟堂哥已經(jīng)把拆鋸得有一大半了。休息了一會兒,大伯把拖拉機開過來,老爸則從拖拉機上拿了把鋸子幫著鋸柴,伯伯則拿起斧子開始劈柴,小檸不是用鋸子則幫著把柴裝到車上,一會兒伯伯把小檸喊過來教小檸劈柴,還跟著老爸學了一些用鋸子鋸柴。伯母跟堂哥也在鋸柴,堂哥主要負責把斜坡上的柴搬到下面來。
幾個人忙了大概有一個多小時,忙得滿頭大汗的,衣服有濕透了,總算是忙完了,休息了一會兒,一塊兒幫忙把柴搬到拖拉機上,上面有十來顆沒有來得及鋸的柴壓在上面,用繩子捆好固定在拖拉機上。然后伯伯開著拖拉機一塊回到了小鎮(zhèn)上,等回到家時天色已經(jīng)比較晚了,老媽已經(jīng)做好了晚飯,等著父子兩個人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