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元神一氣化三清,原本的肉身則化為諸天萬界萬物,原先洪荒的第一批生靈則大多由此演變而出。
包括最初最始的巫妖二族,而天、地亦然,九乃數(shù)之極,所以天界秉持初陽之氣而生,共九重,是為九天,地則相應的秉持極陰之氣同樣演化出相對應的九幽,是謂九地。
后來,洪荒破碎,截教隱仙、天皇得道者趙公明從通天教主手上得到了自混沌便衍生而出,代表虛空之道的二十四顆定海珠。
再后來,封神之戰(zhàn),趙功明身隕,二十四顆定海珠被落寶金錢所落,最后被燃燈道人所得。
燃燈道人為求大道,投身加入了釋門,將二十四顆定海珠化為了二十四諸天,雖屬釋門,但為佛道共用。至此,天界變?yōu)榱巳?,再后來除代表著大道之基的道德天尊始終居住在大赤天外,三清中的玉清和上清紛紛離開進入混沌,重開了各自的道場,又化為了清微、禹余兩天。
如此,再加上自封神之戰(zhàn)后便再也尋覓不到蹤跡的道祖道場大羅天,自此,天界便一共有了三十六重天。
除開已經(jīng)在混沌中自開一界而變得縹緲難尋的清微、禹余、大羅三天,余下的三十三天名義上皆同屬天界管轄。
然而,這另外的三十三天并不是自下而上的結(jié)構(gòu),而是各自分化圍繞著原本天界開天以來自衍而生的九重天。
所以,實際上天界最高同樣也是諸天最高的天依然還是原本的第九重天。
這也是天道之下,后天之物難勝先天的道理。
雖然二十四天的根本之物是先天至寶定海珠,但是定海珠所化的二十四天亦屬于后天之物。
天道使然,皆是如此……
這便是天道定的規(guī)矩,大道之下,天道最高,天道下的各界生靈無人能超越天道。
而道德天尊因為某些原因不能離開三界去往混沌自開天地,從而依舊待在在三十三重天中,但也另開了大赤天秘境。
這個秘境同樣不屬天界管轄,太清圣人是本方世界自開天以來物質(zhì)、存在的化身,是大道基石,存世之基。
與象征著從無到有的代表著生的元始天尊,以及象征著從有至無代表毀滅的靈寶天尊,共稱三清。
楊戩此次上天界去的正是代表天界最尊的第九重天,而名義上擁有統(tǒng)轄諸天萬界之權(quán)、同樣也是自己便宜舅舅——諸天至尊玉皇大帝君便在這第九重天中。
楊戩縱起云光直接穿過層層云氣遮掩的虛空隔膜,直接進入天界最上層的九重天之中。
遠遠望去,氤氳仙云之氣間,入目的一片片龐大的建筑群,亭臺樓閣,瑯?gòu)钟裰?,金雕玉砌,層層疊疊。
所有建筑皆坐落在三百六十五座漂浮在空中的飛來峰上。
飛來峰周圍云霧環(huán)繞,其上的建筑中,有道道天河之水從虛空中奔涌而出,注入飛來峰上的亭臺水榭之中,再由各自的水道流走,滋養(yǎng)著沿邊的奇花異草,最后從峰邊懸崖處傾瀉而下,形成一道道瀑布,重新流入虛空,消失不見……
周而復始,莫可言焉……
漂浮在空中的三百六十五座飛來峰其實并非靜止不動,而是沿著某種難明的軌跡,圍繞簇擁著中央唯一一座不坐落在飛來峰上,而是直接筑立于虛空之上的巨大宏偉的建筑緩緩飛行。
只是飛行的速度極其之緩,若是修為不夠之人,根本察覺不出這些飛來峰其實是一直在運動的。
楊戩自然是知道這些飛來峰的奧秘的,他望著遠處明明是在極遠之處卻仿佛就在近前纖毫畢現(xiàn)的建筑群,以及中央那座極高極大通體金黃如黃金澆筑仿佛與天并齊、神圣不可侵犯的赤明玉宮,心下思忖片刻,依舊架起云光,向著那片九重天最中心的建筑群飛去。
其實封神之戰(zhàn)后,他一直在斷斷續(xù)續(xù)的閉關(guān),這九重天,他尚是首次來。
至于封神之前,他尚且來過幾次,但那時候封神未起,這些飛來峰上并無那些復雜的建筑群,那時候天庭未開,這些飛來峰只能算是無主之物,一直處于荒廢狀態(tài)。
而整個九重天之中,其實滿打滿算也就住著兩個人,一個就是現(xiàn)在的玉帝,另一個,不是西王母,而是自己的母親。
彼時的西王母根本就不在天界,而應該在下界的西方崆峒山上。
至于后來為什么突然間瑤池王母宮就從下界搬上了九重天的大赤明玉宮旁,這些事是上古秘辛,楊戩尚不知曉。
他能夠知曉這些平常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大多還是因為兩個人物,一個就是自己的授業(yè)恩師,而師父玉鼎真人知曉的自然是師祖元始天尊告訴他的。
而另一個,就是自己的母親,而母親能夠知曉那些事,一是因為活的足夠長,二便是因為她的根腳。
而對于楊戩母親的根腳,楊戩至今尚未清楚,之前是根本沒意識,母親也沒說,后來修行小成,正當他想問之時,卻恰好被召上了玉虛宮,去閉關(guān)修行八九玄功以便用來應對未來的封神之劫。
等他八九功成出關(guān)后去尋母親時,卻發(fā)現(xiàn),家里早已人去樓空,早就被廢棄多年了,而母親,早就失蹤多年了。
而恰恰就在那段日子,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男人,玉面劍眉,穿一身明黃色的道袍,帶著蓮花冠,威儀孔時,自稱是自己的舅舅,讓自己隨他去天上修行,不染塵埃,不沾劫數(shù)……
而如今的那個男人,帶平天冠,穿袞龍袍,那個男人,便是如今的三界至尊——玉皇大帝。
楊戩一點也不喜歡那個男人,因為當他第一次看到對方時,全身上下,便有一種暗暗發(fā)緊的感覺,所以他很果斷的就拒絕了對方,不是因為對方說的不可信,而是因為他的八九功成不朽,最善避災躲劫,與其說是他相信八九玄功,不如說他相信的是那個借徒傳功的元始天尊。
所以,自母親失蹤后,他便一次也未曾踏入天界之中。
有些人,現(xiàn)在還不能見。
而母親失蹤之事,等這件事之后,就要重新去尋找,有些事,必須弄明白。
楊戩不知道的是,當他踏入九重天之時,一座被濃濃黑暗籠罩宮殿中,一個枯瘦的身影獨自閉目結(jié)跏枯坐著,他的身形并不高大,卻淵停岳滯,有種種奇妙不可言之物不斷幻形在他的頭頂,不斷組合,不斷坍縮,放出無數(shù)光芒,卻仍舊無法明澈整座宮殿。
他的身前擺著一個棋盤,當楊戩破開兩界虛空隔膜出現(xiàn)在第九重天之時,這個枯瘦身影身前的棋盤上,有一子突然自動向前挪移了一步。
枯坐的身影猛然睜開眼睛,沒有瞳孔的眼眸里猛地爆發(fā)出幽深晦暗的光芒,連宮殿內(nèi)濃密黑暗都似被這道光芒吸走般消散了不少。
“開始了?”
身影有些疑惑,攤開右手五指飛快掐動,良久后,身影停下了推演,發(fā)出一陣陣夜梟般刺耳詭異的聲音,聲裂耳膜,宮殿外千里之內(nèi)的生物俱都雙耳流血,暴斃當場。
“那便動動吧!”
身影說完,伸手向前一抓,再攤開時,手中便多了一把小巧精致的黑色小旗,身影抓起小旗往面前一丟,黑光一閃,黑色小旗便遁入虛空消失不見。
身影重新閉上雙眼,只唇角還留有一絲莫測的笑容,宮殿內(nèi),重新被濃濃黑色霧氣籠罩,復歸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