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廿六年,距今已有二十九年了,那一年朝廷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武宗皇帝立了越過了二十七歲的大皇子昌王,將年僅十五歲的五皇子立為太子,大皇子、五皇子以及四公主同為武宗皇帝的原配嫡后所生,當(dāng)年年方二八歲還是親王妃的皇后誕下長子后,恰逢敬宗皇帝大喪,是以損了身子,一連數(shù)年都未能再有身孕,是以武宗與皇后對唯一的嫡子自然是寵愛非常。
昌王少時聰慧,敏而好學(xué),又深得帝后寵愛,不過三歲時,就被封為昌王,封地昌州,隨著年歲漸長即是嫡子又是長子的昌王,差得不過是一個太子的名頭。
然而隨著他長大,武宗皇帝卻漸漸對自己的嫡長子不滿起來,原來昌王雖然聰慧好學(xué),性情卻堪稱暴虐,八歲時便因身邊的伴讀打翻了硯臺,不顧其為右丞相之孫,命人將其活活鞭死,年邁的右丞相聞言后頓時臥病在床,辭了官職,不過一年時間就隨著小孫孫去了,令滿朝文武,甚至就是武宗也膽寒不已。
隨著昌王日漸長大,他暴虐的性情也日益嚴(yán)重,甚至每隔數(shù)日便有身邊近侍因觸怒他而被杖斃。
安平十一年,皇后再次有孕,并在第二年初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皇子。
安平十三年,皇后以三十歲高齡,產(chǎn)下一女,乃為武宗的第四位公主,亦是唯一的嫡公主。
五皇子三歲能詩,五歲能賦,騎射弓馬、劍術(shù)兵法亦是十分出色,同其兄長一般聰敏過人,甚至還要更勝一籌。當(dāng)然更令武宗皇帝滿意的是,與兄長的暴虐不同,五皇子性情堅韌又不失仁善,大臣們對其更是贊譽(yù)有加。
這一切令已年近五旬的武宗皇帝再次起了立儲的念頭,甚至數(shù)次親自教導(dǎo)五皇子處理軍政要務(wù)。
不想就在此時,年僅十歲的五皇子在長兄府中做客時,卻誤食了野山茄,險些因此喪命。雖說武宗事后并未查出此事是否為長子指使,但他不顧皇后求情,毅然下旨令大皇子昌王就番,無召不得入京,并終于在五年后立年僅十五歲的五皇子為太子。
武宗皇帝駕崩后,太子登基,改年號天睿,昌王回京祭拜先皇,之后便以皇太后思念長子為由再次留在了京中。
天睿五年,三十七歲的昌王因御前失儀被貶為昌寧郡王,封邑改作昌寧郡,再次離京就番,此次就連皇太后也不敢為其求情。朝中傳言昌寧郡王不滿當(dāng)今圣上,意欲謀反,然而卻被身邊的常隨出賣,提前告知了今上。
今上念在兄弟之情,以及皇太后的份上,最終含糊其辭地治了他一個御前失儀之罪,削為郡王,便就此作罷。
天睿五年冬,昌寧郡王攜家眷離京就番。
此時所有人都沒想到一個驚天的陰謀在這一年悄然啟動,如同一只嗜血的巨獸,蟄伏于帝國一隅,在黑暗中張開血盆大口,意欲吞噬一切生靈,等待著時機(jī)的到來。
小樓疏雨
歡迎加入小樓的書友群,群聊號碼:67338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