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瓦爾星的局勢發(fā)展(中)

大博學者的二次元 九世木魚1 2270 2022-04-06 20:17:11

  由于瓦爾星的三大聯(lián)邦在深海入侵之際,便在外圍島嶼修筑堤壩和閘道,并設置海水凈化廠來凈化深海力量的緣故,其勢力范圍內的海水水質算是比較干凈的。

  在深海侵蝕的強度不高的情況下,其勢力范圍內的海洋生物也就沒有因為深海侵蝕的關系而蛻變成海獸。

  當海洋里的頂級掠食者消失,三大聯(lián)邦也沒有過度打撈的情況下,其勢力范圍內的海洋生物繁衍得還不錯,盡管沒有到隨便撒個網(wǎng),就能滿載而歸的程度,可至少不會出現(xiàn)【空軍】的情況。

  在完成基土墻面的設置,三大聯(lián)邦之間的洋區(qū)的深海侵蝕強度也降至一個低點,基本上不會讓海洋生物蛻變成海獸的程度以后,三大聯(lián)邦便將面朝三大聯(lián)邦之間的洋區(qū)的閘道打開,將其勢力范圍內的海洋生物放進洋區(qū)。

  不得不說,深海侵蝕雖然會使海洋生物蛻變成海獸,乃至于低等深海、深海,卻對水生植物和水中的浮游生物沒啥影響,即便三大聯(lián)邦之間的洋區(qū)曾被深海力量污染過,其底層生態(tài)卻沒有因此而崩潰。

  因此,三大聯(lián)邦將海洋生物放進洋區(qū)的舉動,本身并沒有任何的問題。

  只是看到這里,或許有人會問:三大聯(lián)邦之間的洋區(qū)這么大,法迪默是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面,將其深海侵蝕的強度給壓下來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于法迪默手上的學院艦。

  正確來說,是在總督府的科技水平達到空天級以后,滿足解鎖條件而變得更加龐大的學院艦。

  要知道,學院艦可是E級的賽特文明造物,即便封鎖其絕大多數(shù)的功能,將其壓縮到地星級的水平,其對深海侵蝕的凈化能力依舊十分地可怕。

  總督府新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浮島鎮(zhèn)守府,是以鎮(zhèn)守在白砂星海眼處,由五座浮島鎮(zhèn)守府組合而成的大型浮島鎮(zhèn)守府為原型,用了凈化過的飛行場姬核心一枚、離島棲姬核心五枚、島礁棲姬核心八枚,具備一定的空天能力,并能供八名提督建立鎮(zhèn)守府。

  從其配置就能看出它對深海侵蝕的凈化能力究竟有多強,可這第三代的浮島鎮(zhèn)守府的凈化能力,卻還趕不上學院艦凈化效率的十分之一。

  注意,這里講的還是停留在地星級水平,絕大多數(shù)的功能都還未解鎖的那種學院艦。

  在總督府的科技水平提升到空天級,解鎖了三分之一功能的學院艦,不僅體積變得更大,搭載的武器變得更多,其凈化能力也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了好幾番。

  若以第三代浮島鎮(zhèn)守府為標準,學院艦的凈化能力差不多是第三代浮島鎮(zhèn)守府的兩百三十八倍。

  在學院艦停駐下來,凈化功率全開的情況下,若深海侵蝕的強度不夠高,深海力量回涌的速度很難趕得上學院艦凈化的速度,用不了多久時間將能將一整片海域給凈化干凈,而后隨著深海侵蝕的強度急遽驟降,學院艦的凈化效率也會隨之下滑。

  也就是說,學院艦若停駐在一個地方不動,其凈化效率會受到深海力量的回涌速度影響,最后可能只有第三代浮島鎮(zhèn)守府的水平。

  可若讓學院艦在將周邊的深海力量凈化得差不多以后,便立刻移到其它地方停駐,即便將學院艦移動過程中的凈化速度都給算進去平均,達不到兩百三十八倍于第三代浮島鎮(zhèn)守府的理論上限,凈化效率達到其一百五十倍以上還是輕輕松松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迪默能在半年多的時間里面做到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了。

  言歸正傳,由于洋區(qū)里的生態(tài)資源更加豐富的關系,所以在三大聯(lián)邦將面朝洋區(qū)的閘道打開以后,便有大量的海洋生物涌入洋區(qū)之中,根本不需要三大聯(lián)邦多做什么。

  在閘道開啟后,莫約十天左右的時間,三大聯(lián)邦才打開外圍島嶼的閘道,引那些被深海力量污染的海水進入其勢力范圍。

  一時間,只見原本湛藍的海水迅速變黑,然后迅速地朝著三大聯(lián)邦的方向延伸。

  深海力量的涌動,瞬間吸引到周邊的海獸和低等深海的注意,只見大量的海獸和低等深海從四面八方朝著三大聯(lián)邦的方向匯聚,在海面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野生動物的感知確實要比人類來得敏銳,它們雖然感覺不到深海力量這種趨于概念性的東西,卻能在極遠的距離發(fā)現(xiàn)海獸和低等深海的存在。

  于是,原本還停駐在三大聯(lián)邦勢力范圍內的海洋生物,完全不需要人去趕,便集體朝著三大聯(lián)邦之間的洋區(qū)游了過去,讓三大聯(lián)邦省去了不少的功夫。

  且說,就在三大聯(lián)邦打開最外圍的閘道,使深海力量朝著三大聯(lián)邦涌去的過程中,因深海侵蝕強度的落差太大之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所謂的黑潮。

  可因三大聯(lián)邦的先期布置,這股黑潮并不像總督府在沃德星那邊遭遇到的,由四面八方匯聚至中心的那種黑潮。

  這股黑潮先從外圍朝著【缺口】的位置匯聚,再從缺口處涌入三大聯(lián)邦勢力范圍內之海域,所以其抵達缺口的時間并不相同。

  這也導致這股黑潮的深海侵蝕強度,并沒有一開始就拉到巔峰,而是呈線性的漸升態(tài)逐漸拔高。

  與此同時,涌入三大聯(lián)邦勢力范圍的海獸與低等深海,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波狀】,并沒有全部集中在一塊兒,而是一波接著一波的那種。

  海獸和低等深海的這種行進結構,使三大聯(lián)邦在承受黑潮的沖擊時,有了一定的緩沖空間。

  位于缺口處之外的外圍島嶼可謂首當其沖,其防御工事基本上只能確保它們不會在海獸和低等深海的沖擊下淪陷,并盡可能地削減海獸和低等深海的數(shù)量,卻阻擋不了海獸和低等深海的行進。

  所以很快的,海獸與低等深海便越過了這些島嶼,然后從缺口的位置鉆進了三大聯(lián)邦布置的口袋。

  海獸雖然努力地朝著岸上移動,卻倒在火神炮等近海防御武器的面前,然后在成為后方海獸的遮蔽物的同時,也對它們造成了阻擋。

  于是,便有大量的海獸便在后方海獸的推擠之下,朝著兩側的【航道】分散開來,而這也導致低等深海在越過缺口以后,就在海獸的裹挾之下,順著航道分成了兩股。

  三大聯(lián)邦所屬的艦娘,并沒有與這些海獸和低等深海正面硬拼,她們順著航道邊打邊退,在對海獸和低等深海造成殺傷的同時,也限制著它們的移動速度。

  就在海獸和低等深海徹底分散以后,三大聯(lián)邦的武裝直升機等空中載具才切入戰(zhàn)場,開始瘋狂地進行收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