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援助!沐云對呂布的另類投資
在解決防具上的配置問題以后,呂布、張遼和高順,就將目光落在武器的選擇上面。
戟和槍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呂布善戟,張遼善槍嘛。
只是戟要練得好,不僅需要天賦,還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槍的入門難度相對較低,但和戟比起來,變化又少了許多,難以滿足呂布三人的預(yù)期。
最后,呂布三人選擇了戟和槍的變種,被稱之為鉤鐮槍的長柄武器。
戟乃矛與戈的結(jié)合體,有鉤、剢、劃、刳、刺(扎入)、剌(割劃開)六功能,裝于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端有直刃和橫刃,用途廣泛可供戰(zhàn)車、步兵、騎兵使用。其中雙手使用的為長戟,單手使用的叫手戟。
后來又衍生出一種將月牙刀刃與槍矛結(jié)合,且同樣稱之為【戟】的武器,在槍上結(jié)合一支月牙刀的稱青龍戟,又名月牙戟,結(jié)合一組(兩支)月牙刀的,則稱之為方天戟,亦或者方天畫戟。
?。ㄗⅲ涸卵狸头教礻?,其實是在宋代才出現(xiàn)的武器。)
鉤鐮槍的部分,則是在槍頭附上向柄部彎曲的鉤,設(shè)計上與戟類似,款式多樣,非常適合勾斷馬腳。
?。ㄗⅲ恒^鐮槍是在唐代才出現(xiàn),然后在北宋最為活躍,后來便漸漸地沒落消失的一種長柄武器。)
這是一種既能使用戟的部分技巧,卻又沒有脫離槍的范疇的武器,訓(xùn)練起來要比一般的長槍兵麻煩,卻沒有差得太多。
重點是,這種武器能對鮮卑形成一定的克制。
為什么?
前文已經(jīng)說了,鮮卑善使彎刀,而彎刀這種武器,攻擊距離其實相當(dāng)?shù)囟蹋灰T者抓好距離就能以長打短,讓鮮卑士卒難以靠近。
再來,就算大漢帝國的士卒不慎落馬,也能利用鉤鐮槍本身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與部分的戟法技巧,勾斷鮮卑坐騎的四足,從而使其落馬。
當(dāng)鮮卑士卒落馬,其彎刀攻擊距離短的劣勢便會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大漢帝國士卒構(gòu)成槍陣的情況下。
至于鮮卑士卒突破槍陣,與大漢帝國士卒近身的問題嘛……
呵呵。
真當(dāng)大漢帝國士卒身上的弩盾和環(huán)首刀是擺設(shè)不成?
刀盾、槍陣,加上弩箭伺候,當(dāng)鮮卑士卒和大漢帝國士卒同時落馬,不得不進行步戰(zhàn)時,這套裝備的威力才會在戰(zhàn)術(shù)的配合下盡數(shù)發(fā)揮出來。
想要翻盤?門都沒有!有的只是更加地絕望。
不過,若單單只有裝備與戰(zhàn)術(shù)方面的優(yōu)勢,并不足以讓呂布三人感到滿足,他們所要做的,是絕對的碾壓,毫無懸念的那一種。
只要遇到他們就逃不了,打不過,最后只能在絕望中迎接毀滅。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呂布自身的武勇以外,最大的倚仗就是張遼的謀略,以及其所演化出來的陣形變化。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一提方士和謀士的淵源,前者雖繼承了遠古蠻荒時期的大半道統(tǒng),后者卻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一個集偉力于一身,一個卻能以自身為樞紐,將多數(shù)人的力量串連在一起,孰優(yōu)孰劣,可謂難分軒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謀略轉(zhuǎn)化成陣形變化,再透過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陣法,進而衍化出種種特效,真的沒有太多神奇之處。
畢竟,謀士和方士,原本就是同宗同源的兩個分支。
只是,要讓士卒通曉陣形變化,形成所謂的【戰(zhàn)陣】,進而發(fā)揮出應(yīng)有的作用,還得仰賴高順這個練兵大家的施為。
在經(jīng)過一番試驗,確定陣形演化沒有問題以后,呂布便對沐云這個征西將軍發(fā)出了一系列的請求。
當(dāng)然,呂布并沒有傻到開口就跟沐云索要裝備道具等資源,而是對沐云曉以大義,又賣了一波慘,這才切入正題。
說實話,對于沐云這個征西將軍到底會不會接受他的請求,贊助他們足夠的裝備道具,呂布自己心里也沒有一個底。
畢竟,人家的裝備道具也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
正所謂【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樣的道理,呂布還是懂的。
所以,呂布在對沐云這個征西將軍提出請求的時候,附上了他的籌碼──新軍組建的練兵之法。
雖然呂布、張遼和高順還不確定他們鼓搗出來的新軍,究竟能不能達到王牌禁衛(wèi)級的水平,可再怎么不如預(yù)期,也不會從精銳級掉到精兵級,這點兒信心他們還是有的。
呂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讓沐云這個征西將軍拿裝備道具出來贊助他們,使他們得以順利地完成新軍的組建,并透過實戰(zhàn)來對新軍的進行檢視和完善。
然后,呂布等人憑這支新軍殺敵建功,斬獲的戰(zhàn)果盡歸沐云,借此彌補沐云對新軍的投入,并于戰(zhàn)后將新軍的練兵之法交予沐云。
不得不說,呂布……
嗯,不對!應(yīng)該說丁原對沐云的了解還挺客觀的,讓呂布對沐云的作風(fēng)有了一個相對正確的認(rèn)知。
呂布此舉雖有空手套白狼之嫌,但整體條件卻相當(dāng)不錯,符合沐云的等價交換原則。
所以,沐云在看見呂布的請求以后沒有多做思考,便同意了呂布的提案,給予呂布三人足夠的裝備道具。
至于呂布之后會不會賴賬,沐云并不擔(dān)心這個問題。
又或者該說,沐云巴不得呂布三人賴賬,然后讓他有理由和借口對呂布三人出手。
別想歪,沐云沒有想要把他們怎么樣,只是想把他們攬至他的麾下,僅此而已。
什么叫做結(jié)善緣?這個就是!
呂布三人并不了解沐云的算計,所以在拿到裝備道具以后,不由得一陣錯愕。
〝征西將軍……就這樣準(zhǔn)了我們?〞高順在看見到手的裝備以后,即便他的心性沉穩(wěn),也不禁有些難以置信。
竟然就這樣準(zhǔn)了?有沒有搞錯!在并州這邊從來沒有這么富裕過的高順,懷疑他自己這是在作夢。
〝不得不說,征西將軍不愧是征西將軍,這種氣魄……不得不服??!〞對沐云這個征西將軍的情況比較了解的張遼,雖然也被沐云的手筆給驚了一下,但卻很快地就接受了這個事實,然后由衷地嘆道。
〝呵!我就說吧!像征西將軍這樣的人物,肯定會認(rèn)可我們的想法的。〞呂布在這時有些得瑟地說道。
〝?shù)昧税赡?!我們之前在問你有沒有把握的時候,你是怎么說的,難道你忘記了嗎?〞回過神來的高順聞言,不禁朝著呂布甩了一個白眼,然后毫不留情地拆臺道。
〝可不管怎樣,我從征西將軍那邊要來了裝備,這就是我的本事,不是嗎?〞因為沐云問都沒多問一句,便將裝備道具如數(shù)撥下的關(guān)系,讓呂布感到很有面子,所以他在聽到高順的吐槽時,不僅沒有因此而生氣,反倒繼續(xù)得意地說道。
高順想了想,也覺得呂布的話沒啥毛病,就沒再繼續(xù)這個話題,于是便切入正題道:〝行行行!就你厲害成不?既然裝備已經(jīng)有了,那我們是不是……〞
〝且慢!雖然我們已經(jīng)得了征西將軍的首肯和援助,可這件事情最好還是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才是。〞張遼聞言,立刻打斷了高順的話,然后溫言提醒了一句。
呂布想了一下,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便說道:〝文遠說得對,這事確實該和刺史大人稟報一聲。這事既然因我而起,就由我去和刺史大人知會一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