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陽殿殿門大開,宣帝笑容滿面地站在大殿中央,看著已經(jīng)位列兩側(cè)的群臣,回身對杜若打了個手勢,杜若點了點頭,便走到了右側(cè)大楚封淵身前的位置站定。
接著群臣便朝著宣帝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今日大典杜若也依禮進行叩拜,起身后,杜若瞧瞧回頭看了看群臣的站位,群臣之前皆是皇室宗室,而后便是各國使臣,其次則是陸離溫侯爺?shù)瘸写蟪?,德妃因是太子生母所以今日的站位更是在溫恭云之前,杜若特意仔細瞧了瞧德妃的打扮,哪怕今日盛典,德妃也只是瓚了幾個素銀簪子,身著青綠色素裙,杜若低下頭,想著許是德妃常年修行,不喜珠釵金銀之物吧。反觀溫恭云卻打扮的依舊雍容。
李公公站在宣帝身側(cè),扯著嗓子喊道:
“冊封開始?!?p> 眾臣回頭看去,只見杜策身著杏黃色四爪蟒袍,頭冠上綴東珠十三顆,中央處上銜一顆紅寶石,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杜策腳踏金蟒龍紋靴,一步一步地踩著朱紅色的紅毯朝著宣帝走來,走到宣帝面前后,雙手置于頭前,雙膝朝下跪去,口中說道: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帝笑著朝李公公示意,李公公從小太監(jiān)手中接過圣旨,口中高喊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qū),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
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次子杜策、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于宣帝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授爾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tǒng)、以系四海之心。另太子冊封,授以大赦天下,減免賦稅之恩,群臣百姓共享盛世。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宣告完,李公公走到杜策面前,將圣旨工工整整的遞給杜策,說道:
“太子殿下,請收好?!?p> 杜策抬起頭謝恩后,接過圣旨。
宣帝又對著李公公吩咐道:
“李全福,宣旨吧?!?p> 杜若等人皆是一愣,這還有什么旨意要宣讀嗎。
沒一會兒,李全福又從小太監(jiān)手里接過一份圣旨展開后對著德妃說道:
“還請德妃娘娘跪地接旨。”
德妃愣了愣,忙跪地接旨,只聽李公公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德妃高氏,淑慎性成,勤勉恭順,雍和粹純,性行溫良,克賢內(nèi)則,淑德含章。于金海寺帶發(fā)清修數(shù)年,今太子冊封,特命其歸于宮中,并于太子冊封當(dāng)日晉位為皇貴妃,入主竹揚殿,與溫皇貴妃共同協(xié)理六宮事務(wù),欽此。”
德妃低下頭,心道榮寵太甚,卻也無法,只得笑容滿面地接過圣旨,跪謝皇恩。
位于德皇貴妃身后的溫恭云也是呆了呆,如今的高玥麗可是壓了自己一頭啊,后宮本是她一人只手遮天,如今高玥麗頂著那樣大的榮光回來,不知今后如何啊。
思及此,溫恭云不由抬頭看了看那個身著龍袍笑容滿面的男人,想著自己與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竟也是看不透他。
宣帝看了看朝臣們的神色,等到了溫家時,略作停留,而后似沒瞧見溫侯爺難看的臉色似的,轉(zhuǎn)頭吩咐李公公繼續(xù)。
李公公拿過冊書冊寶,遞給還跪在地上的皇太子杜辰。杜辰接過后,宣帝看著杜辰慈愛地說道:
“以后你便是我大宣的皇太子了,當(dāng)恭謹謙和,知人善用,體恤百姓之苦,體貼群臣之心?!?p>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望,保我大宣繁榮昌盛?!?p> 杜策用洪亮的聲音說道。
禮成后,宣帝帶著溫恭云和高玥麗先行去了風(fēng)荷亭,眾臣見宣帝幾人離開便都圍在杜策身邊,恭賀奉承之聲不絕于耳,李公公奉了宣帝的旨意,留在此處,對著眾大臣說道:
“各位大人,殿下們,老奴奉了皇上的旨意,請各位移步到風(fēng)荷亭宴飲慶賀?!?p> “若若,等等!”
杜若剛要離開,便被剛從人群中擠出來的時南叫住了。
杜若回過頭,看了看時南擠皺的衣衫,玩笑道:
“數(shù)年不見,再見你怎的這般狼狽。”
時南見杜若對自己還如從前一般,便放下心來,說道:
“是啊,數(shù)年未見,你倒是越發(fā)端莊秀麗了。”
“這三年,你在大燕可還好?”
杜若笑著問道。
時南想了片刻說道:
“嗯...除了略有些思念在大宣的時光以外,都還好,你呢?”
杜若捏了捏臉,笑道:
“你瞧我如今珠圓玉潤的哪里會不好?!?p> 時南被杜若逗笑,說道:
“走吧,去風(fēng)荷亭還需你給我引路才行。”
“我倒是忘了,風(fēng)荷亭原是你走后建的,你自然是不知道路了。這風(fēng)荷亭建于風(fēng)荷湖之上,故而命名風(fēng)荷亭,亭子寬敞可容納百官宴飲,又及其清涼,如今湖上開遍了荷花,在那設(shè)宴最好?!?p> 杜若給時南解釋道。